認識奶瓶性蛀牙
【轉貼寶貝】認識奶瓶性蛀牙
何謂「奶瓶性蛀牙」?
所謂「奶瓶性蛀牙」,指的是一歲半以後的學齡前兒童,因為長時間抱著奶瓶邊
喝邊睡覺,使得牙齒長期浸泡在牛奶中,而產生嚴重的蛀牙。
特徵
奶瓶性蛀牙的特徵,是同時有多顆牙齒受侵犯,而且一開始在上顎門牙最早出現
也最明顯。這是因為寶寶喝奶時,舌頭會往前伸蓋住下顎門牙,因此奶瓶性蛀牙
在下顎門牙較輕微。
發生奶瓶性蛀牙時,在牙齒表面會先出現白色的脫鈣斑點,而且牙齒的顏色會黃
黃的,或呈咖啡色,最後會蛀成黑色的凹塊,嚴重的甚至會整顆蛀掉只剩根部。
病理因素
當牙齒長期附著含醣的食物成分後,醣份會被口腔的細菌所利用,經由發酵將之
分解,形成酸性環境,造成牙齒的鈣質流失,進而發生蛀牙。
奶瓶性蛀牙的預防之道
幫寶寶清潔口腔
既然奶瓶性蛀牙是因口腔不夠乾淨所引起,其最主要的預防之道,當然就是口腔
的清潔衛生囉!但是,當孩子還太小不會使用牙刷時,媽咪應該怎麼幫他做口腔
的清潔護理?下面我們就教你怎麼做!
長牙前
原則上,寶寶從七個月大時會開始長牙,而在還沒有牙齒時,媽咪可以在寶寶每
次喝完奶後,用手指頭捲上沾過開水的紗布,幫寶寶輕輕擦拭牙床。
一歲前
當寶寶七個月開始長牙後,可以用刷毛較柔軟的寶寶軟毛牙刷,沾些冷開水幫寶
寶刷牙,清潔牙齒上殘留的牛奶。
一歲後
一歲後應該開始訓練孩子用杯子喝奶,並儘量戒除咬著奶瓶喝奶睡覺的習慣。另
外,此時的孩子已開始吃成人食物,因此要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線,幫他清除牙
齒間的食物殘渣。
養成生活好習慣
除了口腔清潔之外,還有什麼其他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地方,能夠協助預防奶瓶
性蛀牙呢?以下是牙科醫師的建議。
1. 避免養成邊睡邊喝奶的習慣,喝完奶之後必須清潔完口腔才就寢。
2. 減少吃零食、糖果的時間,可改用水果做為幼兒餐與餐之間的點心。
3. 用奶瓶以外的事物安撫孩子入睡,例如聽音樂、講床邊故事等。
4. 如果孩子非得含著奶瓶才能睡覺,可以用白開水取代,但千萬不可用蜂蜜水、
果汁或葡萄糖水,因為這些食物都有醣份。
5. 使用含氟牙膏、漱口水來清潔孩子的口腔,也可以跟牙醫師討論用氟錠,或者
幫孩子的牙齒局部塗氟。
6. 養成固定檢查牙齒的習慣,最好是三到六個月就帶孩子請牙醫師檢查,以做到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叮嚀
也許有很多媽咪會覺得,能讓寶寶乖乖的入睡最重要,蛀牙是小事情,等孩子大
一點再說。但我們要提醒你,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不但能省去治療
牙齒的花費,也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這麼想來,只要多花一點點心
思幫孩子刷牙,好處多多,何樂而不為?
- Apr 28 Wed 2010 18:25
【轉貼寶貝】認識奶瓶性蛀牙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