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貼文章】搬開姻緣路上七大絆腳石

搬開姻緣路上七大絆腳石


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愈來愈多男女開始傾向晚婚或不婚,而且不是因為找不到

伴侶。為什麼這些男女在交往多年後,還是遲遲跨不過婚姻的大門?請看兩性專
家們,在社會觀察後作的剖析。


絆腳石1. 自己嚇自己 對婚姻沒有安全感

許多現代男女,跨不過婚姻門檻的原因,在於內心對婚姻的恐懼。害怕離婚和面
對婚後種種可能發生的問題,連帶地害怕婚姻,這一點在女人身上尤其常見。

因為聽了太多婚姻觸礁的故事,看了太多可怕的社會報導,所以難以和對方建立
真正的信賴關係。這種對婚姻的不安全感,簡單的說就是自己嚇自己。
如何克服?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認為,該從自身的心理建設做起。廖清碧執行長認為,

婚姻的重點該是兩人從中學習如何取得平衡點,而不是一昧地想從對方那裡獲取
保障。

男人應該摒除
「她嫁給我就是我家的人,該為我家如何如何」的想法,而女人也

不該宿命地認為「婚姻就是女人的依歸」。因為婚姻其實就像兩隻羽翼漸豐的鳥
兒,離巢共組新家庭一樣,兩個人都該學習承擔責任。

有了對婚姻的正確認知,應該就能以較寬鬆的心情來面對它,自然也就能輕鬆地
跨越婚姻的門檻了。


絆腳石2. 原生家庭不美滿 對婚姻有恐懼感

對婚姻心存恐懼的原因,除了聽多、看多之外,還有許多人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
響,如家庭暴力、父母外遇問題等等。

其實,同情對人類是沒有好處的,廖清碧執行長認為,原生家庭不美滿的男女,

應該學習摒除父母的影響,明白「時代背景不同與性格不同,造就結果也會不同
的道理。

父母的相處雖然有問題,但那是父母的選擇。自己與父母是不同的個體,唯有自

己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和婚姻面貌。問題或許仍會出現,但因為自己的反應不同
,結果必然可能不同。

因為原生家庭不美滿而對婚姻心存恐懼的男女,不妨換個角度想,正因為曾經面
臨那些問題,所以更該懂得如何將傷害降到最低。比方婚前交往時,就不該自欺
欺人、為對方脫序的行徑找理由。如果對方太專制,常 24 小時緊迫釘人,這可
能代表他有「控制」的人格特質,這樣的人就比較可能在不安時訴諸暴力。

當然有時約束也是一種愛的表現,當中的輕重該由你的心去判斷,如果對方的約
束是出於善意,不遵從反而可能危害自己,那麼倒可以接受;但若只是個人喜好
,你就得試著和對方溝通了,若對方願意改,還算有藥可救,若只是表面虛應,
沒多久就故態復萌,或是溝通時大發雷霆,覺得你不懂事或者是不聽話,這樣的
人別說嫁娶了,快離他遠一點吧!


絆腳石3. 父母親反對 不想當孽子

因為父母親不喜歡而結束一段感情,或就這麼拖著不結婚,在二十一世紀裡,還
是大有人在。有趣的是,當中男性的比例遠遠高於女性,很難理解這些新世紀的
男人們,腦子裡為何塞滿舊世紀的冬烘思想?

廖清碧執行長認為,要父母真心喜歡別人家的孩子本來就不容易,擇偶時該考慮
的,是這個人與自己的契合度和自己願不願意與他廝守一生等問題,不該是父母
的喜好。換個角度想,父母與自己的血緣關係是切不斷的,而如果對方真的是你
的理想伴侶,也許你一放手就會因而錯過,那麼真的值得嗎?

相對的,如果問題不在自己,而是對方的話,趁此機會也該想想清楚 --- 因父
反對就退縮的他,真的是真心愛自己嗎?如果要你像林徽音一樣,得等到持反
意見的梁母過世後才能下嫁,你可否真做得到?而等候又真能換來美滿的結局



絆腳石4. 擔心婆媳問題 寧可選擇同居

婆媳問題在婚姻中,早已是個被講爛的話題,其實婆媳問題的破解關鍵,既不是
婆也不是媳,而是夾在中間的那個男人。

想想,會在婚前擔心婆媳問題,十之八九是中間的那個男人,給人一種「罩不住
自己的母親」的訊息:他可能經常媽媽長、媽媽短,也可能在初識不久就向你強
調自己要照顧母親一輩子。

孝順當然不是不好,但如果太盲目,其實對誰都沒好處。試著和他溝通一下吧!

說服他婚後搬出來,兩人學習共組一個家,至於父母,則不妨以就近照顧或經常
回去探望做補償。現代醫學進步,六十歲左右的人應該還很健康,有足夠照顧自
己的能力,沒道理一定得住一起才叫孝順。


絆腳石5. 住哪裡?生不生?兩人想法沒共識

有些男女明明已經有心結婚,卻還是跨不過婚姻大門,為什麼?其中最常出現的
,就是兩人想法差太遠、價值觀無法平衡。

暢銷作家谷淑娟發現,在這類問題中,「婚後住哪裡」「生不生孩子」這兩個
問題,長久以來一直高居冠亞軍寶座。例如許多男人希望婚後能住家裡,認為是
既節省開銷又能照顧父母的雙贏事,但女人則深怕婆媳、妯娌問題,堅持婚後得
搬出來,兩方僵持不下,最後往往不是拖著就是分手。

谷淑娟認為,男人這時應該想想周遭血淋淋的例子,而不該一昧地堅持。想想,
跨入結婚大門,經營一個家,本來就會造成不少心理壓力,如果堅持一定得住家
裡,對妻子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女人也是,他人的經驗畢竟是他人的,如果婚前
已經經常出入男友家,而且和對方父母相處融洽,又何必一定得效法旁人搬出來


只要男友願意先和雙親溝通,而自己也願意用心
--- 「地主國」做了地主國該
做的,而「移民」也先做好功課了,相信必能大幅減緩「移民不適應症」的發生


至於「要不要生孩子?」「生幾個?」「生完誰帶孩子?」這些問題也一樣
,溝通時除了要彼此說出自己的想法,也該仔細聽聽對方的想法。

谷淑娟強調,
溝通結果不見得是單方的妥協,有時是要找出兩人想法間的平衡點

。而如果對方的想法確實也考慮到了自己,而不只是利己的自私想法,那麼自己
是否也該學著體諒?


絆腳石6. 婚禮籌辦搞不定

還有一項已到結婚大門、卻跨不過去的原因,就是婚禮籌辦搞不定。

谷淑娟發現,談戀愛時只是愛與被愛,非常單純,但婚禮就像兩人一起經營一樁

生意般,會因而產生真正的利害關係,所以容易出現爭執。每對準新人在面對婚
禮籌辦時都會有意見相左的狀況,其實這也算是兩人感情的試金石,是兩人價值
觀平衡的第一步。

因為在婚禮籌辦的過程中,從聘禮、婚禮地點到禮金歸誰等問題,樣樣都有利害

關係,正因為兩人價值觀的不同,所以更需要包容溝通,以軟性方式溫和說出內
心的想法,相信會讓溝通容易許多。

真的僵持不下,不妨先拉開一陣子再談,讓彼此情緒緩和一下,如此對取得平衡
會更有幫助。兩人的小情緒容易解決,但牽扯到父母就不一樣了,這時谷淑娟認
為,兩人應先協商各自搞定自己的爸媽 --- 在面對自己的父母扮黑臉,而面對
方的父母時則扮白臉,才不會讓兩家人從親家變成冤家。

當然,在婚禮的籌辦中,如果兩人的想法真的太南轅北轍,還是先喊停吧!想想
「他真的是你要的另一半嗎」?如果現在已經受不了,那麼又怎可能忍受一輩子



絆腳石7. 女性意識抬頭

現代女性意識抬頭,也是阻礙婚姻的一大絆腳石。

知名媒體工作者李性蓁認為,現代女性接受教育,工作機會增加,在接觸到自由

之後,已經有許多精明的女人不願意回到婚姻的籠子裡。以往的女人需要婚姻作
保障,但今日的婚姻在經由社會變化而失去箝制力量後,現代女人已經不希罕這
一張證書。

對她們來說,如何搬開婚姻的絆腳石不是問題,相反的,她們會覺得為什麼非要
結婚不可?由女性角度來看,不結婚意味可以從日常乏味辛苦的控制中脫逃出來
、得到自由,但是對男性而言,卻還有更多傳統包袱,他們需要一個女人為他們
煮食、撫養父母、生育小孩......當女性不願再度進入這個坑洞時,他們便
只好找
進口商品 --- 越南和大陸新娘來補洞。

李性蓁認為,比結婚儀式更重要的,該是兩人互相的瞭解、支持與互動,而不結
婚的人不見得是眼巴巴望著幸福家庭的可憐人,單身也許是主動的選擇,不見得
是被迫的狀況。


結語
在踏入紅毯的前夕,如果你對前進的路程有所質疑,請緩下腳步、靜思其因,找
出絆住自己婚姻路途的絆腳石究竟為何。如果是自己的問題,那麼暫時「停下」
,等自己更成熟時再面對婚姻吧!

如果是對方的問題,那麼也務必相信自己的直覺,承認錯誤、當機立斷,或許會

因此付出些代價,然而比起錯誤人生和錯誤犧牲,它可能是最輕微的懲罰。


人生道路上,婚姻的出發是又一次關鍵的開始,你/妳 --- 準備好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肥肥仔 的頭像
    肥肥仔

    肥鴨呱呱叫

    肥肥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